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暖,感覺相關(guān)部門已經(jīng)研究了十幾年,本以為還要再研究十多年,沒想到前幾天成都集中供暖,就這樣毫無預(yù)兆的來到了我們身邊。下面暖氣片十大品牌小編給大家說說成都要開始集中供暖?這些你都了解嗎?
公告如是描述
小區(qū)居民可根據(jù)自身情況報名“集中供暖”,當小區(qū)或單一樓棟報裝率達到30%以上,該小區(qū)或單一樓棟即可建集中供暖。初次工程安裝費用按戶收取標準為230元/㎡,使用費用為10元/㎡·月(較單獨安裝天然氣供暖便宜近30%),能夠保證24小時室溫18℃。
要知道成都深居盆地、群山環(huán)繞,平原水汽不易散開,使成都平原常年氣候潮濕、陰冷多云。所以每到冬天一出太陽,成都人就密密麻麻搶占絕佳曬太陽位置進行光合作用。
嗯,集中供暖太有必要。
當我和同事把集中供暖消息往各自的業(yè)主群一丟,萬萬沒想,彷如一顆5噸重的石頭從千米高空加速度墜落,水花四濺!
沒錯,關(guān)于供暖這件事,成都人已經(jīng)鬧麻了。
凡爾賽成都人
錢不錢的不重要,主要想體會下北方人的快樂源泉。
歸結(jié)到底還是氣費貴,我們冬天為了娃開地暖,用了一萬多的氣費。
我家不需要,最冷那幾天在三亞。
我們早就裝了,四期公婆家,一個月才1000多,三期幺爸家,他們躍層,就200多平,全天候開也才2000多。
吐槽式成都人
為啥不能算套內(nèi),要按建筑面積來算,電梯井也需要采暖?
說貴的,把秋褲ru在襪子里,把秋衣ru在秋褲里,就不得好冷了。
畢竟北方有烤火補助,在南方我覺得還得靠一身正氣。
230一平?都夠我買多少暖寶寶了。
我突然覺得冬天一點都不冷了,晚上靠開水瓶瓶把命吊起就可以。
北方新成都人
這下我春節(jié)回家不用比在北京還穿的厚了,成都也可以大冬天在家里吃冰淇淋了。
北方待了幾年,回成都最想念的就是暖氣!!!真的比空調(diào)舒適很多!相信我!
誰能想到我一個東北人第一次生凍瘡是在成都呢?晚上穿睡衣蓋兩床被子,都快被壓死了還不暖和。真心希望成都人民能擁有一個溫暖的冬天~
我不喜歡成都的唯一理由即將要消失了,這下子真的是不想回家了。
“柯南式”成都人
自己家130平去年安裝壁掛爐,成本1萬6。全屋24小時開一天約22立方天然氣,約60多元。如果只是臥室晚上開,一晚8立方,約24元。
我家去年自己安裝的一級能效冷凝爐,七組暖氣片初裝費26000,使用一冬天燃氣費不到800,室內(nèi)溫度達到20度,供參考。
成都這墻的厚度、門窗質(zhì)量,以及一棟樓里60%(最高)的不安裝使用率,估計溫度上不去。
外地吃瓜群眾
重慶快點抄作業(yè) ,一家親要一起搞事業(yè)。
北方供暖溫度標準也是18℃,但是實際上保證在23-24℃。
大連有一個朋友他家是26元一平,但是不是按每個月收取,是一整個冬天26 X 100平的價格,一整個冬天供暖100平的房子2600元。
河北省唐山市,按室內(nèi)面積算26塊一平米,或者按建筑面積算19.5一平米,我這八十多平米的房子也是一千多(一年)。
如果你還不知道是否應(yīng)該上集中供暖的車,談資成都也為大家簡單對比了下各大主流取暖方式優(yōu)缺點,單身狗、新婚夫婦、有娃家庭、三代同堂的朋友可以擇優(yōu)選擇。
地暖
地暖分兩種,電暖和水暖。
水地暖優(yōu)點:從腳開始熱起,體感舒適,且能省去一個熱水器錢。(鍋爐(壁掛爐)一般有四個出水口,有兩個提供生活用水,另外兩個,是地暖的進水口和回水口。)
水地暖缺點:不便于維修,管道全部隱藏在地面下,出了問題不便拆卸、更換。
電地暖優(yōu)點:維護簡單,不需要拆洗鍋爐和水管,占用層高比水地暖少。
電地暖缺點:大面積使用,節(jié)能性不如水地暖,整體運行成本更高。
暖氣片
暖氣片安裝優(yōu)點:通過水循環(huán)加熱空氣、升溫快;可放在衛(wèi)生間,老舊小區(qū)也能裝。
暖氣片安裝缺點:直接加熱空氣,熱空氣上飄,冷空氣下沉,不如地暖來得溫和;占用空間,不如地暖美觀。
空調(diào)
空調(diào)包括掛式、立式、中央空調(diào)。
空調(diào)優(yōu)點:可制冷,可制熱,冬夏兩用,安裝簡單,根據(jù)各個房間不同需求,單獨操作。
空調(diào)缺點:出風干燥,熱空氣往上走,頭熱腳冷,易得空調(diào)病。
取暖器
油汀、小太陽、踢腳線取暖器、暖水袋……
優(yōu)點:便宜、方便單身狗值得擁有。
缺點:在價格面前,一切缺點都不是缺點!